当前位置:首页  教学工作  教学动态>教学动态

教学工作

课改说穿了是不讲

发布时间:2012-03-30 浏览次数:854

课改的“改”作何理解:是改良还是改革?是改造还是再造?是修补还是重建?
前7次课改的“失败”警示我们,课改不是改教材、教法,而是改观念。一旦将课改解读为“改方法”,无异于给马车换发动机。因此这个“改”是改观念,是改革、再造、重建。说到根上,改的是文化。因此,课改是一场教育的“新文化”运动,仅仅修修补补、小打小敲无济于事,课改的程度决定着教育的高度!要一改到底。我因此主张“课改”换成“课变”。
一、如何做才是一改到底?
课改要走好四步路:
第一步:理念变观念;第二步:观念变方法;第三步:方法变文化;第四步:文化变信仰。
1.理念变观念:什么理念?新课改理念,核心就是8个字:教师主导、学生主体。这句话没有哪个教师不知道,既然知道学生是主体,推开教室的门,为什么只见树木、不见森林?“主体”在哪里?主体缺失的课堂显然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!因此,我们会发现,懂再多的理念一旦不转化成自己的操作观念是没有意义的。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观念?概括为“三个一”:一切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;一切的教学考核必须是以学评教;一切的学习都必须是自学(自学是自主学习的简称,包括独学、对学、群学)。
2.观念变方法:什么方法?学习的方法,简称学法,或者说是放手发动学生“自学”的方法。教师的职责就是围绕学、研究学、服务学。因此要变传统备课的备教材、备教法、备进度等为我们要求的新三备(备学生、备学情、备学法)。然而,传统的课堂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,有可能当教师放手不讲或少讲之后,学生不会学,因此教师就要培养学生会学。如何培养?抓好“五个一工程”:(1)编制一个导学案,导学案即路线图、学步车、指南针、导航仪;(2)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组织,组内分对,采用同质结对,让学生有困难找组织;(3)给予学生一个学习方法,即先独学、然后对学、最后群学;(4)设计一个学习流程,即自学——展示——反馈。注意:展示是高效课堂的创新,也是亮点。展示即发表、展示即暴露、展示即提升,而反馈一定是教师基于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,有的放矢去纠正、提升的;(5)明确一个任务,课堂的基本任务是“学会不会的”,前提是首先要让学生找出自己不会的,这就是“自主”。
3.方法变文化:什么文化?开放文化,教育即解放,解放什么?解放时间、解放体力、解放思维和创造。前面说到,课改就是一场新文化运动。这个新文化的核心不是控制、管制、专制,而是以人为本、从学生出发的激励、点燃、信赖。从学生出发就是从学生的天性出发,学生的天性有9个字:好奇心、展示欲、争胜状(争强好胜,约翰洛克叫“耻辱感”),满足好奇心就是学习,有了心得就要展示,展示是享受(从心理学上是分享,然后通过分享获得同伴认同和尊重),争胜是一种精神存在的状态,旨在心理满足、获得动力。
4.文化变信仰:这里的信仰是什么?我们伟大的党主张为人民服务,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信仰;教育的信仰是服务于师生的发展,以实现“人本”为信仰。不展开细说。
总结
1.综合前面的四步,可以看出教学其实不是研究如何教,而是研究如何“教”学生“学”。那么,教和学什么关系?是“教”服务于“学”,还是“学”屈从于“教”?前文在教师需要什么观念时已经谈到“三个一”,现在再回应一下做个结论:教必须服务于学。
2.杜郎口典型的价值:杜郎口为什么说是中国课改的分水岭?它的出现就启发了我们,教原来是要服务于学的。但在杜郎口之前,也有很多典型。如果必须要界定一下,那么,我们可以看出,基本上都属于研究教、或者研究如何教的有效,因此有效教学这个词,更多是指向于“教的有效”;而从杜郎口开始,中国的课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,那就是迎接一个以张扬“学中心”为标志的新时代的来临。
3.中国教师报正是这个学时代的推波助澜者,从发现和推出杜郎口开始,中国教师报就致力于以高效课堂为课题的“学中心”行动研究。围绕学中心,中国教师报在内容上定位为“四个新”:即新教师、新课堂、新学校、新学生。现在的中国教师报被一线誉为中国课改的说明书。我们的目的就是引领课改的发展,催生更多的新教师,以此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。
4.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人本思想,即相信学生、解放学生、利用学生、发展学生。
相信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;解放学生是一项伟大的使命;利用学生才真正是教师教育教学的艺术和策略;发展学生是教育的目的和宗旨。
5.这个思想再精炼一下就是四个字:信仰学生。信仰学生要做到一下基本的“三条”:捍卫学生的学习“主体”权利;相信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;为一切的学习创设条件。
二、为什么要改?(也可以把为什么改列为开篇讲,但我的体会是,一开篇讲,往往效果并不好,因为很多人太痴迷传统课堂,你讲大道理,他会鄙视你,因此我才有意放在这儿的)
如果用一句话说就是为了让学生“睡得好、不跳楼”。
展开说:1.国家意志,胡总、温总、部领导一直在要求课改。
2.传统课堂效率太低,因此需要想办法“改高”,效率低,只能“时间+汗水”;
3.关注学生的生命:孩子的生命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成的;
4.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:在沸腾的油锅里挣扎,课改就是“放生”,是“从油锅里捞孩子”!
5.关注教师的悲剧状态:燃烧了自己,祸害了学生,一损俱损;
6.关注当下教育现状:五败俱伤:政府不满意、局长不满意、校长不满意、教师不满意、学生不满意、家长不满意。一方未讨好。为何竟然反对课改?那只能有两种情况,第一是缺乏良知、责任;第二是既得利益获得者。
结论:教育必须直面两个普通:即如何让普通教师上出不普通的课,如何让普通的学生发展的不普通。要解决这两个普通,唯有课改。
课改是与教师为敌吗?
答案:当然不是,课改的目的是发展学生、成就教师。如果说我们有敌人,那这个敌人就是传统教育教学观念,是不以人为本,是工具和奴化的专制教育,是专门和学生的天性作对,是某一小部分人没有良知和自私自利!
三、高效课堂的技术操作(途径与方法)
1.何谓高效课堂:是一切为了高效的课堂吗?不是,一切为了高效便是应试教育。
高效课堂是一个教育概念,有三大系统支撑:教学系统,核心是教中心变为学中心;评价系统,核心是以学评教;文化系统,核心是动力文化,即开放搞活。(注:我平时讲座,主要讲第一系统,时间不允许展开讲,要展开至少需要12个小时。接下来,我主要针对第一系统给大家介绍)
1.好课的6大共性:自主的课;动静结合的课;师生相生的课;情感的课(狂欢);有“自学、展示、反馈”流程的课;注重展示的课(展示又分为小展示、大展示);
2.如何评课:李炳亭五条,简称“李五条”:(1)看状态,从三个方面看,听声音、察表情、看动作;(2)看参与,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将关注点从知识转移到参与度上,因为参与是学习的前提,教师要统计到小组,小组要统计到个人;(3)看流程,即自学——展示——反馈(这个流程包含了先“学”后“交”,这个“交”是交流,而不是教!)(4)看效果,自主程度、合作效度、探究深度;(5)看师德,讲授绝不可超过规定时间。
3.高效课堂三条高压线:严禁终止叫停学生发言;严禁与学生抢风头;严禁评价只关注知识。
4.高效课堂的五步三查模式(参看我的博客)
5.围绕五步三查的四个追问:(1)五步三查和课堂三个流程是什么关系?其实是一回事,这里提示了我们模式当然不是模式化。(2)五步三查有一根主线:学会不会的,或者“问题解决式课堂”;(3)为什么要求教师每节课要组织三次学情调查,一切的教学都必须是从学生和学情出发,对症下药、有的放矢;(4)中国教师报9大教学范式和五步三查是什么关系,变形记,形变而神没变。核心是主张“学”。
6.我博客上有很多关于操作的文字,但我一向以为,术的问题很容易解决,不容易解决的是支配着术的那个观念。
四、教师的作用到底是什么?
《西游记》是最好的一本教育学巨著。唐僧就是教师,他并未有多强的“专业化”,但这本书至少给我们两个有价值的启发:
1.学习即经历。关于学习即经历,我常讲三个场景(老太打麻将、骑自行车、打篮球);
2.教师的使命是给学生信仰,而不是替代包办,斩妖除魔是徒弟的事。
教师的作用80%是点燃激励唤醒:为李大娘报仇!(我曾经有解读)
教师的作用20%是技术操作:带入——体验——感觉——分享
中国教师报曾经这样定义好学校《好学校是一方池塘》,那么教师就是一个“挖池塘的人”,即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设条件、提供可能性,好教师就是催、其、升——“催促学生提升”。
教师不是表演大师,也不是“讲师”。李镇西不讲了(搜索中国教师报报道《李镇西突破》),如果我们连李镇西都不如,就学着像李镇西一样不讲。至于讲,那实在是牺牲学生成就自己的不良行为!
总结:课改说穿了就是“不讲”!如此简单。(李炳亭)
转自360度图书馆